吉他之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吉他之家 吉他头条 查看内容

孩子们走进店里,爬上了钢琴,摔坏了吉他

2018-3-21 02:55:20| 发布者: 吉他之家| 查看: 2249| 评论: 0

摘要: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用心教导孩童指引他们当走的路Family Education1小编在开乐屋门店以后一直对几个进店的孩子家长有着深刻的印象。第一对是来自台湾的夫妻,带着一个姐姐一个妹妹,都是幼儿园的年纪。长的软糯可 ...

父母是孩子

最好的老师

用心教导孩童

指引他们当走的路

Family Education


1小编在开乐屋门店以后一直对几个进店的孩子家长有着深刻的印象。

第一对是来自台湾的夫妻,带着一个姐姐一个妹妹,都是幼儿园的年纪。长的软糯可爱,爸爸妈妈都是温文尔雅的模样,礼貌地问我们店里乐器学习的各种问题。

姐姐和妹妹都是好奇心很重,爱玩爱闹的年龄,对我们一楼展示的合成器,电钢琴,架子鼓非常喜欢,眼睛里透露出渴望触摸的光芒。姐姐对我很有礼貌地询问:“老师,我可以摸摸这个吗?”

我说:“可以可以,没关系。”

姐姐和妹妹在经过我的微笑鼓励后,一起轻轻戳戳键盘,敲敲鼓棒,非常开心。与此同时,他们的爸爸妈妈也非常彬彬有礼地咨询我们的课程设置,和我们谈起了音乐和他们年轻时大学的乐队。

临走时,爸爸妈妈和我们热情地说再见。姐姐和妹妹牵着爸妈的手,羞涩地看着我们。爸爸说:“姐姐妹妹要和老师说再见哦。”

“再见~再见~”姐姐和妹妹一起挥手向我告别。

我突然感觉那晚的路灯,投射下的光圈都格外温柔惬意。


2第二对是一个妈妈,带着一个五六岁的男孩子,走进我们店里咨询课程学习。

男孩子属于精力充沛的年纪,在店里横冲直撞地奔跑。看见钢琴就一把掀开,一顿狂砸。接着看见墙上挂着的吉他,他便就着钢琴凳,踩到了钢琴上,试图把墙上的吉他拿下来。一连串狂风暴雨的动作看的我心惊肉跳。

妈妈一把拉下男孩子,进行了呵斥。男孩不以为意,又随意在一楼奔走,仿佛在寻找下一个目标。果然,下一个遭殃的就是我们的话筒,他一个用力,话筒连线,就“况当”一声砸在了地上。我跑去一看,果然球面的话筒立刻凹了一个坑。

结局自然是在妈妈责备孩子的和孩子大声反抗的喊叫声中结束的。来不及询问课程细则的妈妈,就被男孩子拉扯着走出了门口。

我看着妈妈踩着高跟鞋,踉跄着跟在孩子的身后,又看看店内钢琴上的脚印,和砸凹的话筒,内心犹如奔腾过一万只奔马,轰隆不息。


3这样的对比天天都在我面前上演。乐屋有很多来自台湾的学生,成人,孩子。和任何一个人见面无一例外都是热情的招呼,礼貌的问候和恰到好处的寒暄。对前台的咨询和协调,都是尊重而礼貌。

绝不是想夸奖台湾父母有多么厉害,把孩子教育得多么出色。事实上我能想到的熊孩子事件,都是极其令人印象深刻的个例很多本地的家长也相当优秀,孩子都礼貌乖巧,学习用功认真,惹人喜爱。

但摆在面前残酷的事实是,尽管孩子才五六岁,但他们走出家门让人看见的模样,已经天差地别。


4家庭亲子教育是一个千年不变的话题。我相信,部分熊孩子的父母,一定也在烦恼如何改变很多孩子在外的坏习惯。(当然排除一部分看见孩子熊,还觉得孩子可爱的极品家长咯。)

作为一个怀孕但尚未养育孩子的准妈妈,我想我没有多少经验和资格可以分享什么特别成功的育儿经。但是我每天在店里看见那么多家庭在上演的模式,以及和在和很多亲子关系融洽的家长的交谈中,我总结出了几个小心得,和大家共同勉励:

1.在外表现大方得体的孩子,父母在外通常也都是容易与人相处且得体礼貌的。

孩子的出厂设置的其中一条就是模仿力极强。不然他就无法在人生的初出几年就牙牙学语,动手穿衣。所以孩子的行为基本可以表现是父母亲平时行为的翻版,他像一个24小时不停的监测器,监测模仿父母的行为。所以,父母在外出接人待物时的情商表现和礼节对孩子的影响绝对意义深远。当你想放飞自我时,想一想你身边的“小监视器”吧。

2.在家时对孩子行为的不当表现,立即加以正面劝导指正,但绝不是简单呵斥。

很多父母都知道纵容溺爱是不对的。但关起门来在家里时却总是纵容孩子的很多无礼行为。比如在家里的沙发上跳上跳下,弄脏妈妈刚刚收拾过的地毯,乱丢玩具,吃饭时跑来跑去需要追喂等等芝麻绿豆的这些小细节,很多父母都认为无需指正教育。

但恰恰相反,出门表现得体不胡闹的孩子,在家里的规矩就做的甚好,习惯向父母说谢谢,习惯分享自己的食物和玩具,进房间敲门,餐桌礼仪做得像绅士公主。偶尔有过错,父母的反应不是粗暴喊叫制止,而是正面的沟通引导,包括理解孩子的情绪,循循善诱的分析,以及让孩子思考总结自己的行为。(这会花费大量的精力但是仍然值得一做)当孩子习惯这样的举止后,出门时一定也是彬彬有礼。

3.对孩子的过分要求绝不满足。鼓励孩子正面和家长沟通他们的诉求,而不是通过撒泼和哭闹。

如果孩子有一个过分要求,父母无法满足,他就开始哭闹撒泼,这时候坚决不能满足他的过分要求。这时应该把他带到一个安全的环境,比如卧室,让他哭闹,不打不骂,等待他自己平静。平静后加以安抚,但是仍然不满足他的要求。这样反复几次后孩子就不会做出哭闹来达到目的的行为了:因为这样没用。

有意识地开始培养孩子的沟通能力,当他有一个想法时鼓励他说出来,询问他提出要求的原因,直到他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诉求。五次要求中满足他两到三次,他就知道有效的沟通是怎样的,如何才能更有效礼貌地达成自己的诉求。

4.在家就培养孩子的忍耐和情绪表达控制能力。

在孩子刚开始学习说话时,就要在开始让他学会情绪表达。让他学习关于情绪的词语,比如开心,难过,生气,委屈等。这样他就对情绪表达更加在行,而不是用粗暴的动作和哭闹来表达他的情绪现状,也会让他对他人的情绪有所体察。

当孩子在家里产生情绪问题时,比如急于想要的一个零食没有及时给到嘴边,开始急躁时,你就开始引导他,教他”忍耐“:“如果你能在零食过来的这段时间不哭闹,那你就是一个会忍耐的孩子了。"如此往复提醒,忍耐的品格就会在孩子的身上彰显了。

5.在外出时,不厌其烦地和孩子重复即将要去的地方,需要守的规矩,直到到达目的地。

在即将要出发去某个公共场合时,出门前告诉孩子第一遍他今天将要遵守的规则。比如不可以在餐厅打闹奔跑,不可以爬椅子爬桌子等等。

接着在出发的路上再重复一遍刚刚的规则。在进入目的地前,最后一次提醒孩子。可能很多家长觉得很多余,但事实上重复规则,会让孩子在你一个眼神过去的时候,就明白自己违反了什么,而不用你当众拉扯和呵斥他。

孩子就像是我们的产业,我们要用心好好地经营。

因为能做这些的,不是学校的老师,不是培训机构,不是托管保姆,恰恰是父母自己。



路过

吉他之家版权声明:本站图谱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自制 仅供参考与交流,版权归属原创作者所有。若侵权请告知!

最新评论

最热吉他谱更多

    www.798com.com|联系我们|广告合作|吉他之音|吉他之家 ( 京ICP备12000409号-4 )

    GMT+8, 2025-9-12 09:2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吉他之家

    © 2017-2022 Comsenz Inc. & 吉他之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