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本号,底部导航栏为您的爱琴保驾护航! FLYMUSIC 飞翔永无止境 木吉他调试 Acoustic 吉他需要调节的原因: 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南北气候差异非常明显,北方干燥,南方潮湿,而吉他尤其单板吉他 受干湿度的影响就比较大。在干燥的地方,木材收缩,面板下沉,弦距降低,琴颈朝后弯,琴弦打品。潮湿的地方,木材吸收大量水分,木材扩张,面板鼓起,琴颈朝前弯,弦距变高,演奏费力。 吉他的琴颈调节 木材的受干湿度影响而发生曲张的变化 往往比较容易出现在刚买到手或者换季和刚换弦的情况:尤其是地域气候湿度差异较大的情况,即便是一流的大品牌 martin taylor Gibson只要木材做的就需要相应的调节,而换弦由于新老琴弦张力的不一样,也会改变原有吉他木材取得的平衡状态。 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吉他专用的六角扳手或者专用套筒来调节就可以了~ 另外换装不同张力的琴弦对琴颈和面板的拉力会有较大的影响,也会改变弦距的高低和指板的弧度,所以我们调节指板必须在标准音高的情况下调节!(松弦调节没有任何意义,因为琴弦上到标准音后,拉力会让木头又产生一定的变化) 琴头调节示意: (Taylor Gibosn PRS Epiphone等) Lowden,Larrivee,Santa Cruz,Collings 等很多手工琴的调节位置非常隐秘,需要反光镜才能看到,一般也是套筒或者六角扳手的装置 音孔处调节示意: 在吉他的指板取得相对平直的情况下,注意!是相对平直(由于木材天然的伸缩性,在不同琴弦的拉力下要保证这种木头和琴弦对抗的永久稳定是不可能的)所以在指板调节相对平直后,弦距如果依然高,那就是湿度大引起面板鼓起扩张抬升导致,所以我们要从如下两方面入手: 1,使出一切办法降潮!空调或者抽湿机除湿,干燥剂放入琴体内,弹完养成习惯放到密封的琴盒或者琴包内(琴盒和琴包也要放一些干燥剂) 2,短期内要使用吉他,就只能稍微降低一些下弦枕的高度,那么就需要砂纸来打磨。 深度调节手感 下琴枕高了以后,对琴码下压力大,共振也会非常充分,但是按弦会比较费劲一些,影响演奏者的流畅性。但下琴枕过低呢,手感是会好些,但是会降低琴弦对琴码的下压力,共振会受一点影响,而且可能会出现打品影响延音等情况。所以在环境湿度调整到位的情况下可以根据自己喜欢的手感和高度,对比尝试才能找到自己喜欢的最佳弦距,因此所谓科学的弦距是多少毫米那是伪科学! 准备工具:砂纸,美工刀,专用弦槽锉,502胶水,擦琴布 一,调节琴颈 ,中间突起(音孔处调节吉他适用):中间突起打品和碰品从调节扳手方向朝6弦方向逆时针转,弦距过高中间凹陷则朝1弦方向顺时针旋转调节。 二,调整下弦枕的高度,我们称之为 “磨”,就是要估算着12品处的高度磨:基本保持12品品丝下沿到品柱的顶端(品冠)在2-3.5mm左右就可以,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设置。万一磨低,可以在琴码的凹槽里垫一些薄的木条或者卡片。当然下弦枕也不能无限制的磨低,如果连琴弦和弦枕的夹角都没有了,琴弦就没有了下压力,你的吉他的声音也就呵呵~~ 三,调整上弦枕的高度,我们称之为“挖”,到底挖或者磨多低呢?我们有个对比:参照图,我们按下第一品估算下第二品的高度就可以,就把一品设置成大于或者这个高度就可以了。记得挖一点就稍微上下弦观察下。但总归有时候会搞低了导致打品,那么补救秘方:“上502胶水一滴,等胶水固体化后,就可以了。当然固体化后还是需要上弦看下高度,高了就继续处理,当然你也可以买一个弦枕回来重新安装,记住上弦枕要使用木胶,使用502会非常难拆,不利于维修和调试。 四,手感修理基本完工后,记得给你的“爱琴”做SPA。指板的擦拭,琴体的擦拭 等等工作不可少,木材和油漆我们可以用专业的柠檬油来养护和抛光Polish,实在不行超市有出售的“碧丽珠”也行。 五,如果您的单板吉他比较贵,您所在的地方又是湿度非常不稳定的地方,就需要认真注意湿度的变化并且采取措施:正常的吉他喜欢40-60的湿度,一旦小于或者大于这个安全范围 就得通过干燥剂或者专门的吉他加湿器来对付。 http://wenku.baidu.com/view/6069a059312b3169a451a4c3.html 电吉他调试 Electric 是否 刚开始接触电吉他 为调试和打品烦恼不已?那么可以通过我们的视频来分析和正确认识并且调节你的电吉他:) 1,电吉他的指板曲度调节和木吉他比较类似,琴头或者琴颈尾部调节的都有 2,电吉他是否打品 一定要用正常力度演奏吉他 从吉他音箱或者效果器出来的声音来核定,而不是当做民谣吉他去使用原声来鉴别。 ![]() |
吉他之家版权声明:本站图谱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自制 仅供参考与交流,版权归属原创作者所有。若侵权请告知!
www.798com.com|联系我们|广告合作|吉他之音|吉他之家 ( 京ICP备12000409号-4 )
GMT+8, 2025-5-3 08:0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吉他之家
© 2017-2022 Comsenz Inc. & 吉他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