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县“三三五五”战略的深入推进,修文大地上涌现出的新兴文化产业方兴未艾,不断推动我县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听说修文有一个手工吉他制作匠人叫吴勇,他制作的吉他价值不菲,还远销海外。 四月清和雨乍晴。记者怀着好奇心来到了吴勇位于修文县扎佐镇丁官村八组的手工吉制造厂。经过曲折的乡村道路,路旁一座不起眼的民房就是他的工作室,门口挂着“贵阳新思路乐器制造有限公司”的牌匾,说是公司,在我看来更像是一个工作室。在吴勇的带领下,我们走进了吴勇的创业天地。 1 把爱好做成职业 吴勇是典型的80后,也是一个职业音乐人,他从小就喜欢音乐,在中学时与吉他结缘,在家人的支持下,吴勇考进了北京迷笛音乐学校,成为一名职业音乐人,先后在北京、温州等地做过音乐教师,并在2015年获得了全国为数不多的“迷笛先生”的资格认证。 买一个乐器不便宜,一把好的吉他甚至上万元,这个价格对于普通人来说,有很大的压力,而且到手的吉他音色音质还不一定合自己的心。于是吴勇一直寻思着,能不能自己动手制作一把吉他呢,让每个人吉他爱好者在能承受的经济条件下,都能拥有一把合心合意的吉他。 在外工作的这些年,吴勇边看边学,五年前,吴勇觉得时机成熟了,毅然放弃了外面高薪的教学工作返乡创业,2014年11月,经过两年多的考察、筹备,投资300余万元,成立贵阳新思路乐器制造有限公司,专职做起了吉他工匠,并创建了自己的品牌“PLAY”,主要生产中高端吉他、民谣吉他、古典吉他、电吉他、尤克里里等。 “我觉得,最幸福的事就是把爱好变成自己的职业,并坚持下去。”吴勇表示,自己现在每天都很开心,因为每天做的都是自己喜欢的事。 2 把商品做成艺术品 作为一名80后文产创业者,吴勇从不把自己定位为商人,他说,我做的产品是商品,但更是艺术品。 制作一把好的吉他,选用的材质对音质有很大影响。因为从木材的选择开始就有所区别,所以不一样的材料制作出来的吉他都具有不一样的音色。国内很少有专业制作吉他的材料,大多材料需要从国外进口,为此,从选材开始,吉他制作300多道工序,每一道工序他都严格要求,力争把每一个步骤都做到精益求精。 他带动了同村的几个村民“转型”,手把手教他们弹吉他,一步一步教他们制作吉他。吴勇说到:“要制作吉他就要先会弹吉他,否则做出来的吉他是没有灵气的。只有懂得音乐的人,才能知道一个乐手需要的乐器是什么样的。”目前,吴勇的乐器制作厂里有四个工人,他的工厂每年制作吉他1000余把,大多的吉他都是订单式生产,根据客户的需求来制作,制作出来的吉他他都会亲自调音,确保每个人拿到手的吉他都是好的。 吴勇制作的吉他远销非洲,甚至还为很多知名乐队定制吉他。他说:“我做的不仅是商品,更是艺术品。”正是这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制作出来的艺术品才能得到他人的认可和喜爱。 3 把文化做成产业 吴勇告诉我们,这只是开始,万事开头难,如今工厂已经慢慢走向正轨,等条件好一些,他会扩大生产规模,带动更多的人加入制作吉他的行业中来,形成产业化生产。 在制作吉他的同时,吴勇正在筹备网络教学,他将录制好的吉他教学视频上传到网上,通过网络购买,为吉他爱好者提供一个学习的平台。还会通过网络直播的形式,同吉他爱好者交流互动、为其答疑解惑。 吴勇给我们算了一笔账,他说他在外上一堂课一个小时最低收费200元,如果制作成视频上传到网络课程上,只需要十多元甚至几元的价钱就可以购买一堂课程,这样既降低了他人的学习成本,还能扩大教学面,让更多的人喜欢上吉他,让更多的人了解流行音乐文化。(曾露瑶) 信息来源:心学修文 |
吉他之家版权声明:本站图谱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自制 仅供参考与交流,版权归属原创作者所有。若侵权请告知!
www.798com.com|联系我们|广告合作|吉他之音|吉他之家 ( 京ICP备12000409号-4 )
GMT+8, 2025-9-12 21:5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吉他之家
© 2017-2022 Comsenz Inc. & 吉他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