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是小编最喜爱的乐器,也是小编最好的朋友之一。让我们来听听这位朋友的自我介绍吧 大家好,我叫吉他,英文名guitar,也有很多人叫我结他或者是六弦琴。 在世界乐坛上,我与钢琴,小提琴并称为“世界三大乐器”哦。世界音乐流派中,我在流行、摇滚、蓝调、民谣以及佛朗明哥中是不折不扣的主角。 我的家族族谱十分的丰富,但从大体上分类基本可以分为木吉他(古典、民谣等)、电吉他(摇滚神器)、以及贝斯。 在那些高雅的音乐殿堂里,我的地位确实不如钢琴和小提琴这两位小姐姐,但在老百姓的草根社会里,我的影响可不是以上两位能比的。其实真的要论自己的年龄,我比钢琴和小提琴可是大了不少,她们完全可以叫我大哥。 我的祖先最初生活在古埃及,那时他们的名字叫做耐法尔。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祖先也出现在了,古波斯、古巴比伦等地。考古学家可是曾发掘出了公元前1400年的“吉他”哦。 作为一个乐器,谁没有属于自己的一段历史呢?在十三世纪的西班牙我就被人们称为“吉他”了,那时我的家族只有摩尔吉他和拉丁吉他这两位成员。这时的拉丁吉他已经跟我有很多相似之处了。 欧洲的文艺复兴,对于人类来说有着非凡的意义。对于我们家族来说,这更是一段最为辉煌和灿烂的历史。我听家族长辈说,那时候我们吉他还有十分要好的兄弟分别叫作比维拉琴和鲁特琴(可惜现在见不到他们了)。 那时候的我们深受社会各界的喜爱,上到宫廷王室,下到民宅市场,大家都能听到我们的声音。那时我们的好朋友米兰、纳乐瓦埃斯、穆达拉、桑斯、科尔贝塔、维赛等用我们演奏了无数美丽动人的音乐,一直到现在他们都时常被我的长辈挂在嘴边呢。 从那时开始,我在乐团就有了一席之地。17世纪,小提琴妹妹出现了,我们一见如故,共同帮助人类书写他们的音乐史。时光飞逝,又过了一个世纪,我们最小的妹妹钢琴也诞生了。18世纪,乐坛“三剑客”聚齐的时代。 “小提琴有弗里茨·克莱斯勒作为知己,钢琴也有贝多芬和莫扎特这种级别的大音乐家作为伙伴。那我们呢?”我曾经这样问我的长辈。 “小不点,你还太小,所有热爱我们的人都是我们的伙伴啊”长辈这样说道:“真要说出名的也不是没有,每个时期都有使用我们演奏的大师啊!活跃在巴黎、维也纳、伦敦的索尔、阿瓜多、朱利亚尼、卡罗利和卡尔卡西等音乐家,他们都创作了无数让人热泪盈眶的音乐。” 听小编的吉他说了这么多,一定有很多朋友想要用吉他演奏吧。那么我们怎么学习吉他呢?请小编的吉他继续他的表演。 要用我演奏?当然是可以的啊!不过真的要学习用我展示音乐,所要付出的可一点也不比小提琴或者是钢琴这两位小姐姐少哦。 我的演奏,主要来自于和弦和指法两大板块。同时在演奏中,还需要击板等技巧。 先说说左手的和弦。和弦是通过从不同的地方按住琴弦,从而让琴弦发出不同的声音。在我们练习和弦的时候,应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从最简单的C和弦开始,逐步学习困难的和弦。 除了左手的和弦,右手的指法也尤为重要哦。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也要跟和弦学习一样循序渐进,从最基础的指法开始练习。将自己的和弦和指法组合,就可以进行演奏了。 最后给大家提醒,吉他学习不能一蹴而就,在练习时注意保护自己的手指,每天练习的时间千万不要太长,练习完后记得让手指有足够的时间休息。我主人当时为了赶进度一天练习近5个小时,手指真的受了不轻的伤。 我的表演结束了,该休息了。现在请我家主人收尾。 小编有话说 以上是我的吉他给大家的分享。小编最开始学习吉他的时候先是好奇,在学习了一些基本知识后,就开始了和弦和指法的练习,练习的过程中,小编的手指出现了充血、起泡等症状,一直到后来手指上有茧才好了许多。 初学吉他时,一定要注意手指的保护。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我们就会感受到这门乐器的魅力,它会成为你最好的朋友之一。现在,吉他已经是小编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 用小编老师的话来讲,吉他的学习关键在于自己,老师真的没办法教很多,自己的练习最为重要,每一首歌都需要反复的练习,每一首歌都是一段时间的学习的开始。 彩蛋揭秘 一:吉他会说话? 真的会。学习乐器有一段时间的朋友们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在他们看来,手中的乐器是非常珍贵的朋友,无论发生什么,他都会用一种特别的方式去帮助你,治愈你,或者是帮你治愈其他人。人们在使用乐器演奏时,就是在和乐器对话、交流。当然小编这篇文章是将手里的乐器彻底拟人化了,脑洞有点大。 二:吉他之间的交流 在这里其实是人与人音乐的交流,小编老师所弹奏的崔健、朴树的音乐与小编所弹奏的音乐有很大的区别。小编在不同地方,听到了不同年龄的人们所弹奏的音乐,隐约的回到了这些弹奏者的时代,倾听一段音乐,也是倾听一个时代。小编的长辈使用的吉他也就成了小编吉他的长辈了,也算是拟人化吧。 吉他是很棒的乐器 适合在很多场合弹奏 可以说“男女老少皆相宜” 在校园里弹吉他 真的会给自己增加很多魅力值哦 编辑|江海洋 责编|郑静静 殷素洁 图片 | 来源于网络 关注稀奇包er,相约诗与远方 |
吉他之家版权声明:本站图谱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自制 仅供参考与交流,版权归属原创作者所有。若侵权请告知!
www.798com.com|联系我们|广告合作|吉他之音|吉他之家 ( 京ICP备12000409号-4 )
GMT+8, 2025-5-3 08:0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吉他之家
© 2017-2022 Comsenz Inc. & 吉他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