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可在宝马里哭泣”的马诺终于坐在调酒师的“宝马”里面啦,至于哭不哭就要拭目以待了。个人觉得,如果一个人能把爱情切割,一部分用来换取金钱,一部分用来换取权力,剩下的一小部分就拿来糟蹋了。那这个人基本不算人了。可能有一些偏激,不过,大虾的确从心底看不起这些人,因为。。。。。大虾没有这样做的资本啊,哈哈。 在摇滚圈有“南捞仔、北老五”的说法,前两天我们已经了解过了老五,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另外一个高人——捞仔。 从广东原创乐坛出道的捞仔原名吴立群,浙江湖州人士。 捞仔高中毕业正式学习吉他。在广州期间日子过得颠沛流离。尽管这样,捞仔也从来没想放弃过吉它弹奏技术的研习,一段时间后,捞仔的演奏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捞仔说:“我觉得技术仍然占很高的要求,音乐元素应更加多元化。现在是一个融合的年代,各种音乐的界限已经模糊。做音乐要有一些新的手段。我的音乐取向,没有固定的模式,把以前所学的做一个融合,吉他已经变成我的音乐的一部分。”正因为有着这样的音乐理念,他把各种的音乐元素,摇滚、电子、朋克、蓝调……全部融合在一起。他的吉他柔细而清亮,其中著名的唱片《阿姐鼓》里的所有吉他部分就是捞仔演奏的。现在捞仔已经转型,主要在唱片制作和编曲,现在是著名的音乐制作人。曾被誉为“华南第一吉他手”。 从学习财会专业到吉他无师自通;从老家到杭州、到走进广州太平洋艺术团;从为朱哲琴《阿姐鼓》和《央金玛》专辑担任吉他手,到向音乐制作人的转变;从为陈明成名作《寂寞让我如此美丽》配器,到创作西藏风歌曲《天葬》并于1996年1月应邀参加法国坎城第三十届世界音乐大展、在法国音乐博览会上获荣誉奖;从成为西藏音乐最有实力制作人,到为电影《可可西里》创作音乐、第一次为影片作曲就获得2005年金鸡奖最佳电影音乐提名;从为为南宁民歌节创作歌曲《蝴蝶吻花山》(陈洁明作词、孙楠演唱),到今年春晚为彭丽媛创作《飞雪迎春到》……捞仔沉迷于捕捉东方音乐中的灵魂,在研究东方音乐的独特韵味色彩中求新创新——这就是捞仔不断成长成熟的足迹。 捞仔有深厚的JAZZ、BLUES的和声概念和经验,写出来的纯音乐听起来非常华彩,犹如五彩缤纷的颜色。大虾专门找了些捞仔的作品来听,个人感觉这种味道会偏“粤味”吧。无论如何,捞仔是广东乐坛的骄傲,也是中国乐坛的骄傲,是出自广东的中国第一吉他手,他正与许多“捞仔”音乐人和歌手一起,全力把广东的流行音乐文化弘扬全国并介绍到全世界。 |
吉他之家版权声明:本站图谱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自制 仅供参考与交流,版权归属原创作者所有。若侵权请告知!
www.798com.com|联系我们|广告合作|吉他之音|吉他之家 ( 京ICP备12000409号-4 )
GMT+8, 2025-9-13 17:5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吉他之家
© 2017-2022 Comsenz Inc. & 吉他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