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mony,一个一百零八线原创音乐人 以后的每周我都会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我对 音乐的理解。 说起音乐人大家想到的可能是周杰伦、陈奕迅等一线歌手,或是捞仔、梁翘柏等著名音乐制作人,再或是音乐家、演奏家等一系列从事音乐相关职业的人。而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一群特殊的音乐人——校园音乐人 我的一个学弟,转音小王子 在我的理解里,校园音乐人就是还在读中学或者大学的音乐爱好者,并有意愿在日后从事音乐相关职业的人(这句话我觉得很重要,现在随便拉出来一个人都敢说自己是音乐爱好者,但是有决心有能力从事音乐相关职业的还是占少数吧)。 看到我刚才对校园音乐人的定义,可能很多人会说:你这不就是说的是音乐学院、艺术学院的学生吗?其实不然,我这篇文章是基于流行音乐去叙述和讨论,专业的音乐院校中大部分的专业都和流行音乐关系不大。以我身边的人为例,我所在的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大学,而我身边做音乐的朋友大部分都不是艺术学院的。平常专业的音乐爱好者对于音乐的热爱未必比音乐科班生要少。 来自吉林工商学院的网易音乐人魏佳妮 之所以说校园音乐人特殊是因为他们在整个音乐市场的最底层,无论是学识、能力、作品成熟度,还是所拥有的资源都比较少。对其中大部分人而言,不顾一切的热爱和不着边际的理想是他们的标签,匮乏的音乐素养和贫瘠的作品质量是他们的现状。但我却不觉得他们可笑(因为我就是“他们”中的一员),因为他们在最好的年纪有了自己热爱的事情并在努力奋斗,已经比很多无所事事不知毕业后何去何从的人强很多了,况且每一个成熟的音乐人应该都经历过这样一个时期,都要在年轻时去学习、成长。 我是万千校园音乐人中平凡又普通的一位,没什么代表性也没什么典型性,但我却想通过我或者我身边的故事让大家对这个群体多一分了解。 mony老师的某次演出照片 无巧不成书,说起我和音乐的缘分可谓一波三折。究竟是什么让一个唱歌没调的KTV沙发选手开始热爱音乐并开始音乐创作之路成为一名校园音乐人(虽然现在依旧走音)? 小时候的我生活在一个教育相对落后的小镇,生活环境或家庭环境都对艺术教育没什么概念,而我也没有表现出对音乐的好感,本应安安稳稳的成长为一个理工男,谁知12岁的某天的一个玩笑使我步入音乐的“不归路”。 我当时所就读的小学里有一个小型乐团,同班的一个男生在其中担任吉他手,他的手不慎划伤,便很随意的找到了我顶替他。机缘巧合下我接触到了吉他,年少的我对吉他这一新鲜又前卫的乐器产生了兴趣,于是便向父亲索要了一把吉他——我人生中的第一把吉他。 有了吉他就要寻找良师去学习它,可是却不知道这个小镇里哪位老师可以教授吉他,那把吉他在家里尘封了大半年后终于找到了一位老师。跟随这个老师学习了几个月,可以弹奏几首古典曲目后,老师离开了小镇,去了深圳发展他的音乐事业(不知道他现在在那里,还是很怀念我的第一位吉他老师,八年过去依旧记得他的名字叫陈小星)。因此我的音乐之路被搁浅了,而年幼的我对于音乐这件事也没有什么主动性,这次吉他在家中尘封了近三年,直到我遇到我的第二个老师。 第二个老师是沈阳音乐学院小提琴专业的学生(虽然不是吉他专业但是教我这种菜鸟绰绰有余),这位老师并不是我找到的,是我一位好朋友想学吉他,而她又知道我会一点吉他,便拉上我一起找这位老师学习。我想如果不是她,我很难和音乐再续前缘。这次学习持续了半年左右的时间,学到了什么程度呢?我大概可以独立识谱演奏很多的弹唱歌曲,但也仅限于此,足以自娱自乐而已,在亲朋中展示自己所学的歌曲,但却毫无音乐性可言。当我处在这个小瓶颈需要更多的知识填充我的时候,遗憾的是,第二位老师也离开了小镇,我又成了没有老师带、要自力更生的孩子。我甚至怀疑我自带和老师的相斥属性科科科。。。 又过了三年多,这时的我正值高中毕业,高考后的我找到了我的第三位吉他老师并跟随他学习。遇见了这位老师我才算是在吉他上真正的入了门(很多吉他培训机构说的什么包教包会我觉得都是扯淡,就我现在的吉他水平也只敢说是刚入吉他的门,而那种培训机构的老师的水平或许未必比我高,在他们眼里会弹唱《成都》可能就算会弹吉他了)。 他带我领略一个于我而言的全新的吉他演奏风格——指弹(Finger-Style)。我对指弹的理解是:将吉他看做一个乐队,发挥吉他所有的演奏的可能性,融合鼓、贝斯、节奏吉他、电吉他等乐器的声音特点于木吉他一身的一种演奏方式。自此为我打开了吉他上的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一首颇具指弹特点的吉他曲,由宋依凡、陈亮两位老师改编演奏 而通过这位老师让我结识到了指弹吉他演奏家宋依凡老师和他的团队“依凡琴行”。至此我的吉他学习之路才算上迈入正轨。 吉他与我 我对音乐所有的热爱,大致都是以吉他开始。可是仔细想来,我似乎没有很主动的去学习吉他,和吉他的缘分更像是机缘巧合下的相遇,却倒是对乐理、创作等方面有很强烈的自主性。后一篇将介绍我的音乐创作之路,下周不见不散。 文 | mony 图 | 网络 关注口袋维度 mony与你分享音乐 每周一,不见不散 |
吉他之家版权声明:本站图谱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自制 仅供参考与交流,版权归属原创作者所有。若侵权请告知!
www.798com.com|联系我们|广告合作|吉他之音|吉他之家 ( 京ICP备12000409号-4 )
GMT+8, 2025-5-12 12:2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吉他之家
© 2017-2022 Comsenz Inc. & 吉他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