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1、从儿童感性感知优先于理性来看,儿童吉他教学要形象化、感性化,这是本人编写《刘军儿童吉他教程》,使用音名字母五线谱的动机; 2、儿童发育位置感较为优先,在儿童吉他教学中,应抓住这一特点,快速建立乐谱位置与吉他位置定位,这是本人编写《刘军儿童吉他教程》的思路。 3、从儿童有效注意力时间问题,要按照儿童有效注意力时间,给孩子编写教材,进行授课,这是本人在《刘军儿童吉他教程》中,加入大量本人原创的想法。 4、孩子8-15岁年龄,是技能与技术培养的最佳时期,这一时期应有效对孩子们的技能进行开发,在儿童吉他教学中,必须优先建立孩子们的兴趣,以重奏为主,让孩子学会彼此配搭,互相促进,在轻松的音乐中建立兴趣,这是《刘军儿童吉他教程》编写的基本特点。 ![]() 针对儿童有效注意力时间只有10-15分钟这一特点,我在儿童吉他进行中,不会进行长时间、不间断的授课与训练,而是根据这一规律,对授课与训练的时间,灵活分割,练一会,互动一会,练一会,游戏一会;练一会,讲个好玩的、有启发性的故事......上课很轻松,课堂很融洽,凝聚力很强,孩子们盼着快到周末,来上吉他课! 下面继续论述关与儿童学吉他有重要关联的问题。 1、儿童的秩序感: 秩序感是生命的需要,也是影响一个人的品质和习惯的首要因素。 儿童的秩序感从很小开始就有,6岁左右达到最敏感期,6岁之后,迅速成长完善。 在很多老师看来,孩子们的秩序感很差,然而,并非如此。 如果仔细注目孩子,发现他们会反复地玩耍一个相同的动作,乐此不彼。比如:几个小朋友,一遍又一遍地重复性钻到桌子底下;反复地把一件东西拿过来拿过去,等等.....这是孩子们的秩序感的表现方式,只不过不是我们大人所希望的方式而已。 其实,对孩子来说,还有比这更好的秩序感训练方式吗? 如果孩子不肯做,不是他们的秩序感不好,而是孩子们不感兴趣! 孩子们会对秩序产生一种近乎刻板、顽固的要求,比如:玩具换了地方、自己的座位坐了别人、两块积木没有摆放整齐……他们就会大哭大叫,老师们不要认为这是孩子淘气、任性,这才是孩子们正常心理表现。 孩子们之所以不听话,是因为,孩子们认为这应该是有固定样子的,是不容改变的,而大人或者老师,不尊重他们,随意打破、干预孩子们的世界。 大人们总是希望以严厉的纪律,以建立孩子们的秩序——如果不是孩子们自己的那种秩序感,孩子们就会处于无序状态,会情绪不安,这是孩子们的基本心理。 我的做法是,通过给孩子们比如安排固定座位、固定放置吉他、琴包和教材,孩子们如果认可,他们自己就会保持,并且不允许其他小朋友随意打破........当然,方法很多,没有套路,但一个核心:迅速建立起孩子们接受的、认为的那种秩序感,以孩子们喜欢的方式,建立秩序,可以平复他们进入课堂的不安情绪。 孩子们对重复的乐句很容易接受,相反,如果变化太大、孩子们抓不住秩序,那么,学习效率就很低。 所以,我在《刘军儿童吉他教程》中的原创,基本上是按照这个特点,以重复——变化——类似——复原......的方式进行创作,以体贴孩子的特点! 如果在儿童吉他教学中,打乱了孩子们对秩序的敏感,映入孩子的印象,可能就是紊乱、无序、找不着头绪.....这种情况严重的话,就会成为孩子学习吉他的障碍。 有些孩子们热情消退、突然不想学吉他了,通常是因为,孩子们在学习吉他的过程中,失去了秩序感,然后,他们会要求换个别的什么,来重建他们需要的秩序感。 ——因为,能够选择学吉他孩子的年龄,都处于秩序敏感期。 音乐是非常有秩序感的、是非常有趣的,儿童吉他教学,必须先从兴趣开始,从感性入手。如果孩子失去了兴趣,是老师的失败! 这个时候,对一群小孩子们,高谈阔论什么过分抽象的音乐性、什么音律学、什么巴洛克、什么中世纪的哲学思想......这样就玩得过火了! 如果这样,请您照顾一下孩子,因为他们还是孩子! ![]() 2、孩子的空间感: 孩子们在某一个时期,开始迷恋上绘画,家长或老师,可能解读为“孩子对绘画感兴趣”......但过不多久,就会失望,认为孩子没有正性......在我看来,反而是大人对孩子们没有正解。 ——这是大部分孩子们,在成长时期的一个现象,这现象说明:孩子们已通过嘴巴、手脚、感知等等,对这个世界的探索,已经进入新的阶段——对空间的探索! 这时候孩子们的绘画,是很有孩子们的特点的,细心研究,孩子们对空间的描述,却明显看出不尽人意。这说明,孩子在这一时期,对空间的探索开始了,但理解与表述的能力差。 如果孩子们是在6-8岁开始学吉他,这一年龄阶段,恰恰是秩序感的敏感期,而不是空间感的敏感期。 孩子们空间感的发育,是需要很长时间的,甚至到青春期,还在发育中。 这在儿童吉他教学中,意味着什么? 比如,学习双声部演奏,如果老师告诉孩子:上面这个声部是二分音符,两拍的时间,下一个声部,也是二分音符,下声部的二分音符,要在上声部的二分音符发音的第一拍之后,开始发音,然后,发音一拍后,上声部的音符又开始发音了........试想一下,对一个6-8岁的孩子,会怎样? 如果一个吉他老师,高深到孩子们听不懂的程度,是孩子笨,还是老师愚拙? 在《刘军儿童吉他教程中》儿童吉他教学中,关于双声部部分,在第三册开始出现,是循序渐进的,在教材乐谱上面,或者上声部用音名字母,或者下声部用音名字母——这种形式,我征集了好几位老师的意见,老师们普遍反映:这个方法,实在是好! (受篇幅限制,本期写到这里,下期继续讨论:儿童的节奏感、儿童的音乐感等) ![]() ——本文由刘军原创,其中参阅了一些资料,旨在说明问题,而没有注明具体出处,还望有考据癖和引证癖的朋友谅解! ——下一届刘军老师的阳光吉他教学法师资培训,将于2018年5月份(初定),在美丽的张家港举行,敬请认可我们的朋友关注! ——本文作者:刘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吉他之家版权声明:本站图谱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自制 仅供参考与交流,版权归属原创作者所有。若侵权请告知!
www.798com.com|联系我们|广告合作|吉他之音|吉他之家 ( 京ICP备12000409号-4 )
GMT+8, 2025-8-23 17:5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吉他之家
© 2017-2022 Comsenz Inc. & 吉他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