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8岁的北京小伙张博涵就考入了北京理工国际贸易专业。2014年3月,张博涵去了大平洋彼岸的加利福尼亚,在圣地亚哥分校攻读读金融硕士。 “有没有可能让学吉他变得一件快乐的事情?”看着遍地的智能手环、智能插线板,张博涵突发奇想。 2014年7月,他返回北京,找到了车库咖啡的投资团队。 2015年的4月1号,视感科技份F4就此起航,开始围绕“木吉他、智能化、上手快”九个字下功夫。 那段时间,张博涵走访了学院路附近的20多所高校,进行了4轮上百人的调查,最后的方法是可视化。然而,找遍500多家工厂,竟然没有几家敢接订单。 最后,张博涵干脆带团队在秋长蹲了一个月,天天与那边的设计师讨论、修改稿子。5个月后,终于搞定了吉他的生产工艺。 就这样,烧掉公司账面那十几万后,终于搞出了第一个样机。然而,要想量产,融资就了第一要务。 2015年7月18日,首先找到的是真格基金的徐小平。徐老师可不仅仅是投资人,他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早些年曾正儿八经发过唱片。张博涵当然知道投其所好,见面后第一个动作就是就让骆石川拉了一首《梁祝》。 看到指板上的灯光根据《梁祝》的乐曲一闪一闪,体现出强弱和形状的变化,徐老师立马眼睛放光,“太酷了!”最后连演示商业计划书的环节都省掉了,直接搞定了真格的850万元天使轮! 2016年5月,帕珀它(Poputar)在淘宝众筹刚一亮相,短短45天就突破321万。 2016年底,在哥本哈根“丹麦创意”杯全球总决赛现场,面对LG、微软的Xbox等45个国家的国家冠军,张博涵与骆石川两人力挽狂澜,一举夺得两个单项冠军,一个总决赛亚军。 然而998元多的帕珀它还是价格有点小贵,只有那些超级喜欢音乐的骨灰级大学生才舍得买,与老百姓还是距离。 于是,第二款产品小吉他尤克里里(Ukulele)应运而生。为啥是尤克里里?一是因为它只有四根弦,更容易上手,二是便宜,300多块,性价比更高。三是具有礼品属性,很容易走量。 果然,2017年2月11日,情人节前夕,售价399元的尤克里里,一举在小米众筹创下200万的行业记录,“平均每6秒卖出一把智能吉他!”仅仅6个小时就结束14天的小米众筹战役。 一看张博涵如此火爆,小米的雷总坐不住了,当即于2月14日联手顺为基金给张博涵送去情人节的礼物, “3000万的preA轮融资。” 成立两年的视感科技,已经开了三家分公司,分别在北京、深圳、北美三地,而团队也达到了40多人,开始在美国进行智能吉他众筹。 本文来自生意我最行,创业家系授权发布,略经编辑修改,版权归作者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 |
吉他之家版权声明:本站图谱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自制 仅供参考与交流,版权归属原创作者所有。若侵权请告知!
www.798com.com|联系我们|广告合作|吉他之音|吉他之家 ( 京ICP备12000409号-4 )
GMT+8, 2025-9-15 01:0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吉他之家
© 2017-2022 Comsenz Inc. & 吉他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