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之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吉他之家 吉他头条 查看内容

练琴固然重要,但方式方法更重要,你练对了吗?

2019-12-27 17:41:20| 发布者: 卢家宏| 查看: 1512| 评论: 0

摘要: 文章来源:钢琴课作者:六成姑娘练琴是一种态度的体现。第一次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感觉过于玄乎,过于夸张,过于虚无缥缈,直到学琴十余年,才渐渐领会了这句话的意思。的确,一个弹琴者的指尖流淌着的不仅是音乐,更 ...
文章来源:钢琴课

作者:六成姑娘




练琴是一种态度的体现。




第一次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感觉过于玄乎,过于夸张,过于虚无缥缈,直到学琴十余年,才渐渐领会了这句话的意思。




的确,一个弹琴者的指尖流淌着的不仅是音乐,更是一种对音乐的态度,以及做事的品格。







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也许在外行人眼里,一个弹奏者能流利的弹一首中难度的曲子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但事实上内行人很清楚,“能弹下来”和“能弹好”之间还有一段距离,因而弹奏者不能因为外行人的鼓励和赞美,就忘记了对音乐本身的思考。




怎么样才能练好琴呢?”这是身边人经常问我的一个问题。每当他们向我发起这样的疑问时,我会反问他们,“你是如何练琴的?




这时候,对方总是很随意的说:这还不简单,先去识谱,再根据演奏视频及播放器里的教学练习一下,这样就基本搞定了。但在考级或者其他大型的比赛中,结果往往差强人意。为此他们比较苦恼,甚至有人怀疑自己的水平天生如此,没有提升空间。


其实,这是很多学琴人的心声:明明勤练了,但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好像自己的水平天生如此,没有回旋的余地和逆袭的可能。




对此,我想表达两点,第一,勤练固然重要,但用心更重要。第二,学琴不该否定自己。




练琴固然重要,但方式方法更重要




同样的练琴时间,同样的练琴曲目,为什么不同的人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呢?答案很简单,有人练琴全神贯注,对于每一个细节都处理得恰到好处;而有人练琴则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没有把心思放在练琴上,以至于弹出来的曲子到处都是错音。







这两种不一样的态度,便决定了不一样的结果。其实,弹奏者在弹奏之前首先要识谱这是毋庸置疑的,其次要将每一拍子里的音拆分开来,逐一去练,不放过每一个细节,不给自己留下囫囵吞枣的弹奏恶习。最后,通过每一小节的认真练习,把握好弹奏的均匀性和准确性。




学琴本不该否定自己




在学琴领域,凡是入门的弹奏者都有很大的潜力和提升空间,因此,弹奏者不能因为一时的低谷就全盘否定自己,认定自己没有提升空间。 要知道,学琴本不该认命。




多少两鬓发白,年过半百的老者在垂垂暮年依然可以勇敢的从零开始学习弹琴,通过克服各种问题,最终将弹琴这件事变成了他们最幸福的事。试想一下,如果他们在学琴的过程中因为一些困难就放弃练琴,又怎会有后来在台上大放异彩的一天呢?







弹琴不仅是我的兴趣爱好,更成了晚年生活的一部分。”这是一位86岁老者的心声。现年86岁的王近士虽然满头白发,但对于学琴这件事一刻也没有马虎。在南昌市老年大学的课堂上,王老总是戴着耳机认真听课。学习弹电子琴已经有10年的他,3次被评为“优秀学员”。现在王老不仅能读乐谱、演奏,还会自己谱曲。







对于这位暮年老者,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不及年轻人活跃,但即便是这样,王老还是在孜孜不倦的学习,在学琴的过程中,他同样会遇到困惑,甚至相比于年轻人,他在解决困惑的时候更为艰难,但他就此认命了吗?




显然没有。如果他发自心里的认为自己学不好,那么也不会有后面的突破。因此,关于学琴,不能认命。你的能力和潜力不是本就如此,而是不止于此。




正确的方式方法是什么样的?




对于钢琴练习者来说,刚开始识谱的时候,建议不管哪种曲子都应该采用分手练习。因为它能够帮助我们减轻大脑的负担,使我们的注意力更加集中,方便在练习时发现一些细节问题,比如手型的正确、手腕的平稳、节奏的准确度等等,初学者经常采用分手练习,对提高练琴效率是非常有帮助的。







而钢琴中的慢练、分声部练、分手练、分乐句练,一句一句地练,都是需要去坚持的,并且是最基础的练琴方法。很多人练琴的时候,总是重复的将一首曲子从头弹到尾,但这样的练习是没有质量的,只有在练习过程中,发现难点,针对问题段落或乐句针对性的练习才能提高钢琴技能。




回到文章最初的那句话,练琴是一种态度的体现。你用怎样的态度去练琴,练琴就会以怎样的结果来回馈你。不认命且苛求细节,我想这是每一位学琴者都应养成的习惯,而这种习惯,不仅会影响学琴的进度,也会影响着处事风格。




- END -

作者:吉他范儿 想学吉他?想看更多精彩弹唱?想知道更多吉他弹奏技巧?赶快关注我们,进入《吉他之家》,这里的精彩无与伦比!


路过

吉他之家版权声明:本站图谱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自制 仅供参考与交流,版权归属原创作者所有。若侵权请告知!

最新评论

最热吉他谱更多

    www.798com.com|联系我们|广告合作|吉他之音|吉他之家 ( 京ICP备12000409号-4 )

    GMT+8, 2025-5-15 14:3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吉他之家

    © 2017-2022 Comsenz Inc. & 吉他之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