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一把吉他所表现的音色对乐手来说非常重要。 不管我们关心的是琴的木材,琴弦,还是拨片、效果器等等,都是为了这把琴在好弹的基础上有更好的音色。 每个人对音色的理解和感知不同,它很主观,也有一定的门槛,以至初学者在听老炮儿谈吉他音色时,就如同听到做菜时的“适量”一样,摸不着头脑。 所以我们最常关注的,都是吉他本身对于音色的影响,比如在购买吉他时尽量选择品牌或者去研究拾音器的高度,连接线等等。 但某次和琴友交流时,听到有人这样问:“感觉你弹的更好听是怎么回事,明明用的是同一把琴啊。” 这个插曲让我不得不去思考演奏者与吉他音色之间的关系。因为吉他的音色是由乐器本身和演奏者的技术共同决定的。 吉他大师Joe Satriani用粉丝100美元的Pignose Strat吉他演奏经典曲目《Surfing with the Alien》依旧比百分之99.9的人弹得好,虽然他弹完后说了句:“That was a little painful on this guitar”(这把吉他弹起来手会有点痛)。 吉他本身的好坏很重要,但不谈烧火棍,吉他弹奏的关键依然在演奏者,抛开乐器本身,让我们来看一看吉他演奏者的技术,对音色和乐器的表达有哪些影响。 右手的艺术让音色更有层次01 手指拨弦动作——靠弦、不靠弦 我们常常会疑惑一个问题:拨弦之后手指该“如何安放?” 这就要说到靠弦和不靠弦两种动作了,二者的区别在手指弹完后是否直接按在下一根琴弦上。 如果是靠弦,就是拨弦后按在下一根琴弦上。 比如,拇指弹了6弦顺势靠在5弦上,弹完5弦顺势靠在4弦上而不是悬空,无名指弹了1弦靠在2弦上,以此类推。 不靠弦就是手指弹完之后不触碰到任何一根弦。 靠弦和不靠弦的弹法发出的声音是不同的,如果你之前没有注意过,现在可以拿起琴试一试。 靠弦法拨弹的声音更加饱满突出,音色较为浑厚,常常在演奏旋律和强音时使用,在弹奏时它也起到制音的作用,避免拨弦时碰到下一根琴弦,从而发出杂音;不靠弦弹出的声音相对较弱,音色清亮通透,常用于伴奏或烘托主音。 这两种技法结合能使乐曲产生“虚实结合”的效果,帮助演奏者表达音乐情绪,让音乐更有层次感。 以上所说靠弦演奏法与不靠弦演奏法的不同音色效果和应用不是绝对的。 实际演奏时,两种演奏法都可以通过演奏者的控制以及指甲拨弦的角度等方式改变音色。这就是说,靠弦也可以奏出弱音,不靠弦弹出的声音也可以有力。 02 手腕的位置与角度 演奏者的手腕位置和角度同样会影响音色。在靠近指板的地方弹奏,声音更圆润柔和,靠近琴桥的地方则刚力饱满。同一乐曲在不同的位置弹奏,所呈现的效果就会不同。 “Pierre Bensusan就常常运用这种特点使他的音乐充满层次感,达到一种斑斓的效果。” (右手稍微向右弯折) 有些朋友为了避免指甲触碰到琴弦出现摩擦音,右手会稍稍向右弯折,让手指垂直于琴弦,这时候,手腕与小臂并不呈直线,虽然没有了杂音,但有人会觉得这样的音色较为干涩,为了改善这一点,演奏者会通过修剪指甲达到平衡。 03 右手指甲——留?不留? 留不留指甲和演奏者的喜好以及想要的音色有关。 修剪指甲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手腕与小臂呈直线”时,指甲与琴弦之间的摩擦音,以及改善较为生硬的音色。 但喜爱布鲁斯或者粗狂风格音乐的朋友,为了达到想要的音乐效果,会偏爱这种类似打品的演奏法;再者喜欢玩点弦而且弹奏时大量使用点弦的,一般也不爱留指甲。 如果喜欢日式指弹,民谣弹唱,演奏古典吉他等,留指甲弹奏会更加舒适,弹奏出的音色更加多变,但是指甲太长会影响弹奏速度,一般大师们,像押尾桑、岸部真明,他们的指甲长度在1-5毫米。 当今世界最杰出的古典吉他演奏家大卫·罗素(David Russell),在1998年《吉他时代杂志》的采访中说:
由于每个人的手指长短不同,所使用的吉他不同,自身指甲的特点不同,对音色的追求不同,所以每个人都需要探索属于自己的指甲形状和长度。 关于指甲的修剪方法有很多种,主流的有三种:圆甲、平甲、尖甲 平甲的优点是,不论如何拨弦指甲都不容易勾到琴弦;尖甲的优点是迅速发力和快速制音;圆甲的则是弹奏速度较其他两种更快。 说起来简单,实际操作起来确有难度,需要不断地修剪,试听,研究,更细心的养护我们的指甲,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指甲形状。 左手的技术于音色如“画龙点睛”01 与右手默契配合的左手按弦 初学吉他时就刻在心里的左手按弦技巧,“找到每个手指让琴弦发声干净的最小力度”。 随着弹琴的进步,右手演奏技巧的丰富,这个“最小力度”在不断变化,之前用力的程度已经无法满足需要了。 这时候,左手就需要配合右手,改变按弦的力量。如果左右手无法完美配合,弹奏时就会状况连连,发出的音色也不够好听,可能会出现吃音的情况,一些好听的延音也较难发挥出来。 为了达到演奏的和谐,左右手要相互配合着进行训练,不能放松任何一方。 02 揉弦对音色的美化 吉他揉弦,又叫吉他颤音,是吉他演奏中最具表现力,也是最难掌握的技巧之一,但是一旦学会,在弹奏中适当的加入揉弦会让音乐更动听。 当乐曲需要营造某种独特的艺术效果,或要强调某一音的色彩时,揉弦对音色加持的优势就会体现。 吉他是有品乐器,它不像小提琴可以随意揉弦。不同的揉弦方法产生的音色也不同,一般吉他揉弦分为两类:横向揉弦和纵向揉弦。 横向揉弦又叫左右揉弦,顺着品格方向用手指来回推拉,可以通过改变音程长短,实现不同的声音震动效果。 纵向揉弦又叫上下揉弦,用力方向与弦平行,它比左右揉弦复杂,要求手腕放松,手指用力,这个力还不能是蛮力,要自己把握这个“度”。 有琴友说:“揉弦的最高境界是频率要慢,动作幅度要大。”这样发出的音更具感染力。 当然小幅度揉弦也是有必要的,它常常被用于特别慢,特别轻柔的乐句中,以增加声音的丰富度。 这里有一些揉弦技巧出神入化的吉他大师,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听一听他们的作品:Yngwie Malmstee, George Bellas, Jason Becker, George Lynch, John Petruccin, Marty Freidman,他们的揉弦会对练习有所启发。 “主观的”吉他音色没有好坏之分“我女儿学吉他3年多了,依旧在做一些指法、和弦、速度等训练,还没有到音色层面……” “我想,音色是学到比较高级以后,老师才会提一提的,这东西需要自己去摸索,反正挺难教的,而且每个人对音乐的审美不同,对音色的理解也不同。” 对演奏者来说,吉他音色没有好坏之分,只有非常主观的“我觉得好听”“我觉得不好听”“大部分人觉得好听”“大部分人觉得不好听”...... 每个人控制音色的技巧和演奏方法都不会完全相同,但是好听的音乐一定是整体和谐的,它能激发人们心底强烈的共鸣。 有人说相比左手,右手才是弹吉他的关键,但是在我看来,左右手都很重要,至少从以上对吉他音色的分析中看,的确如此。 而即使吉他音色是一个非常主观的音乐要素,但可以肯定的是:吉他音色是由演奏者的耳朵、演奏能力和听众的耳朵共同决定的。 由此看来,“演奏者的耳朵”和“听众的耳朵”是主观的,但演奏者的技术(演奏能力)确是实实在在的,所以正确而又刻苦地吉他练习非常重要。 啥也不说了,总之三个字,练琴吧! 作者:吉他世界网 想学吉他?想看更多精彩弹唱?想知道更多吉他弹奏技巧?赶快关注我们,进入《吉他之家》,这里的精彩无与伦比! |
吉他之家版权声明:本站图谱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自制 仅供参考与交流,版权归属原创作者所有。若侵权请告知!
www.798com.com|联系我们|广告合作|吉他之音|吉他之家 ( 京ICP备12000409号-4 )
GMT+8, 2025-5-15 14:3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吉他之家
© 2017-2022 Comsenz Inc. & 吉他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