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新音乐产业观察 作者:陈贤江 “ 作者的话:从今年开始,我准备写写自己喜欢的一些歌曲的背后故事。作为一个行业观察者,我关注的重点在音乐人的长大、作品的传播和故事中的行业背景上。 1 逃离纽约 “是时候换个活法了”,威斯利·舒尔茨(Wesley Schultz)心想。 彼时,舒尔茨和他的发小耶利米·弗莱提斯(Jeremiah Fraites)还在大都市纽约打拼,日子过得非常艰难,尽管只是住在一个简易活动房屋里,舒尔茨一天打三份工才够交房租。 与此同时,舒尔茨和弗莱提斯还玩音乐、搞乐队、办演出,但他们又没什么门路,只能在网上发广告,效果很差,观众三三两两。 弗莱提斯和舒尔茨 舒尔茨和弗莱提斯来自新泽西的小镇拉姆塞,离纽约不远。纽漂,是因为他们听信了一位朋友的话,“想要混出头,必须去离你最近的大城市。” 于是他们就来到了纽约,却发现梦想是一回事,现实是另一回事。 在纽约这个美国的艺术文化中心,聚集了太多像舒尔茨和弗莱提斯一样的追梦人,想要吃上大苹果的人那么多,出头谈何容易? 在纽约混了四年,舒尔茨和弗莱提斯始终混不出什么名堂,而且,“我们在艺术的麦加,却只能终日为生存奔忙,几乎没有时间搞创作。”舒尔茨说。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两人最终决定带着全部家当——一屋子的乐器——离开纽约,去一个能让他们更容易活下去、也能有更多时间玩音乐的地方。 目标,丹佛。 2 不为挣钱而活 舒尔茨和弗莱提斯的乐队叫The Lumineers,字面意思大概是发光体、启发者,名字是两人瞎编的,原来也没有The,但是在一次演出中,被人念错了,于是将错就错。 The Lumineers的故事,可以追溯到2002年,当时舒尔茨和弗莱提斯还是两个愣头青,对搞音乐并没有太多概念,只是都不想重复父辈那样的朝九晚五的生活,都觉得人生不能浪费在碌碌无为的工作上。 “我父亲辛劳一生,却并不喜欢自己的工作,只是为了养家糊口。我的同辈们,哪怕找了个好工作、在纽约买了大房子,却一点都不满足,也不开心。看到这些,我告诉自己,我要做能让自己开心的事情,而不只是为了挣钱而活着。”弗莱提斯说。 另一件触动两人的事情,是弗莱提斯哥哥的英年早逝。弗莱提斯的哥哥跟舒尔茨是至交,两人从小学画,加上弗莱提斯,三人常常一起玩耍。2002年,弗莱提斯的哥哥因吸毒过量去世,年仅19岁,弗莱提斯说自己那天一夜长大。 刚开始玩音乐的时候,舒尔茨和弗莱提斯什么都不懂,就是胡来,另类摇滚、电音、流行歌等,各种曲风都玩过,最后,两人想明白了,曲风不重要,关键是自己得玩得舒服。 顺其自然的结果,The Lumineers的音乐,最终定位在了Folk Rock(民谣摇滚)上。舒尔茨主唱兼弹吉他、弗莱提斯则主要负责打击乐器和钢琴等。 舒尔茨说自己受到摇滚歌手汤姆·佩蒂(Tom Petty)的影响很深,另外,鲍勃·迪伦(Bob Dylan)、贝多芬、Talking Heads( 传声头像乐队)和布鲁斯·斯普林斯汀(Bruce Springsteen)等,对乐队的创作也有启发。 3 乐队里来了一位新成员 2009年,舒尔茨和弗莱提斯把家搬到了距离纽约2400公里的丹佛,尽管丹佛也是个大城市,但生活成本比纽约低不少。 丹佛也不是一个好混的地方。人生地不熟,舒尔茨和弗莱提斯只能从Open Mic开始表演。 丹佛酒吧里的Open Mic一角 Open Mic是美国小酒吧里常见的表演场景,字面意思是“开放的麦克风”。顾名思义,Open Mic面向所有人开放,任何人都可以上台表演一小段时间,通常没有报酬。表演得好,受到观众欢迎,就有机会成为酒吧的常驻艺人,有薪水,如果被星探看上,签约唱片公司,那就再好不过了。 丹佛毕竟不是纽约,这里没那么多星探和唱片公司,也没有迹象显示The Lumineers的表演大受欢迎,因为乐队成名并不是因为Open Mic。但是,丹佛的生活,也改变了The Lumineers,尤其是新成员的加入。 因为觉得乐队需要一位大提琴手,舒尔茨和弗莱提斯在网上发布了招募广告,一位女性大提琴手应征,这便是内拉·佩卡雷克(Neyla Pekarek)。内拉·佩卡雷克从小学习音乐,有着扎实的大提琴功底,而且,歌唱得也不错。 The Lumineers,图中的女性便是佩卡雷克 “我本来都准备好当音乐老师了,去应征只是觉得在找到全职工作之前可以做点什么打发时间。”内拉·佩卡雷克回忆说。 没想到,一入乐队深似海。 内拉·佩卡雷克入列之后,The Lumineers继续在Open Mic表演,同时也开始办巡演。自己组织,自己宣传,自掏腰包。一跑就是好几个城市,为了赶场,每天花十几个小时在路上。 然而,2011年,乐队在全美国自费巡演了一圈,依旧没有演出什么名堂。 4 一曲成名 “艾迪的阁楼”(Eddie's Attic)是美国亚特兰大一所小有名气的音乐俱乐部,这里有美食、美酒以及一个先后接待过贾斯汀·比伯(Justin Bieber)和约翰·梅约(John Mayer)的小舞台。 2011年11月,The Lumineers来到这里,兴致勃勃地准备在亚特兰大观众面前好好表现一番,但那天晚上只来了35位观众。 乐队三位成员对此也早有心理准备,毕竟The Lumineers那会儿依旧是一支名不见经传的乐队,连专辑都没发过。三个人如往常一样认真地表演每一首歌,然后收拾行李,上车走人。 没想到,一段业内佳话由此揭开序幕。不知道是谁带的头,The Lumineers在“艾迪的阁楼”演唱的一首歌曲的视频片段,在社交网络上获得了网友们的喜爱,被大家疯狂转发。这首歌叫做《Ho Hey》。 《Ho Hey》这首歌写的正是舒尔茨和弗莱提斯在纽约生活期间的感受。歌里唱到,“我不知道我属于哪里,我不知道我哪里做错了,但我能写一首歌。”舒尔茨说,“写歌”就是他当时在纽约的时候确信自己唯一能做的事情。 歌曲里贯穿始终的“嚯”和“嘿”,成为歌曲最大记忆点。之所以有这样的“设计”,是因为舒尔茨和弗莱提斯常常为纽约的观众看演出时表现出来的冷漠感到不解。“我们想要一个方式让大家都活跃起来,撕掉他们的面具。”舒尔茨解释。 The Lumineers 2011年12月,《Ho Hey》出现在热门剧集《南国医恋(Hart of Dixie)》里,再次引发了社交媒介上的分享热,随后,《识骨寻踪(Bones)》、《吸血鬼日记(The Vampire Diaries)》等剧集收入了这首歌。 连流行天后泰勒·斯威夫特(Taylor Swift)都忍不住加入到这场社交媒体引发的大狂欢中,在自己演唱会上与全程观众一起合唱了《Ho Hey》——免不了又是网上各种分享和转发。 《Ho Hey》还获得多位知名DJ力推。一位西雅图DJ,偶然发现了这首歌,出于个人喜爱,不但连续一周内每天循环播放两遍,称赞《Ho Hey》是2012年最佳单曲。 2012年6月,《Ho Hey》正式发布,尽管首周上榜仅排在第90位,但随后不断攀升,最高排名冲到第3,到2013年年中下榜为止,《嚯嘿》在美国公告牌TOP100单曲榜上停留了72周,打破了此前由Lifehouse(生命之屋乐队)保持的纪录,成为当时史上在榜停留时间最长的乐队单曲。 5 发去天堂的短信 2012年夏天,The Lumineers结束了一轮巡演,回到丹佛,一位朋友跑来找舒尔茨,对他说:“你们现在是世界上最火的乐队了。” 舒尔茨以为他在开玩笑,刚想说点什么,却发现对方好像是认真的。舒尔茨这个时候意识到,“我们火了!”。 The Lumineers不但火了,还成了“丹佛之光”,2012年年底,格莱美公布提名名单,The Lumineers入围最佳新人奖提名,丹佛当地媒体纷纷报喜,这是来自我们丹佛的乐队。 虽然在次年举办的格莱美颁奖礼上,The Lumineers输给了当时同样火爆的fun.,未能获得最佳新人奖,却在表演中独享了格莱美颁奖礼的中心舞台。 乐队对提名本身并没有太看重。“这很滑稽,我们都已经干了很多年了,但是对于大众来说,还是新人。”多年后,舒尔茨接受英国《卫报》采访时回忆说。 不管怎样,在苦熬了多年之后,舒尔茨和弗莱提斯终于体验到了“火”的愉快:在出席格莱美颁奖礼前,乐队登上了美国的热门电视综艺节目《周六夜现场》(Saturday Night Live)的舞台。 弗莱提斯想起小时候常常跟哥哥乔希一起看这个节目,当场给身在天堂的乔希发了一条短信。弗莱提斯事后解释说:“我并不是故意煽情,我只是想让他知道我们现在干得不错。” 作者:吉他范儿 想学吉他?想看更多精彩弹唱?想知道更多吉他弹奏技巧?赶快关注我们,进入《吉他之家》,这里的精彩无与伦比! |
吉他之家版权声明:本站图谱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自制 仅供参考与交流,版权归属原创作者所有。若侵权请告知!
www.798com.com|联系我们|广告合作|吉他之音|吉他之家 ( 京ICP备12000409号-4 )
GMT+8, 2025-5-11 19:0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吉他之家
© 2017-2022 Comsenz Inc. & 吉他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