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涠洲民间歌手徐非小记 在土生土长的涠洲人中,徐非或许算是一个另类。天生高而挺拔的身形,尽得家族遗传,加上年轻俊秀的脸庞,如能用心耕耘发挥,不知会迷死多少女孩。可他偏不扮酷做派,平时玩音响做电工是一把好手,不时还要跟人拼啤酒,偶尔更要扮深沉。深沉之余,就顺便弹吉他,玩着弹着,又试着写歌。写着写着,那歌就越发唱得有模有样了,就在岛上的音乐发烧友间传开了。可徐非依然埋首创作,低头唱歌。在每一个清风徐来的夜晚,一群青春男女围着徐非的破吉他,伴着满地的啤酒瓶,直唱到月坠石螺,日出湾仔,天亮才散。 2010年底,政府创新涠洲管理体制设立了旅游区管委会,高调提出“打造国际休闲度假海岛”。不久后的某天清晨,徐非从梦中醒来,口也不漱,班也不上,梦里模糊出现的旋律和意境让他欲罢不能,就找来吉他和纸笔,边弹边唱边琢磨边记录,开始处女作《浪漫之岛》的创作。经反复修改无数次,花了将近一年时间,歌曲才逐渐成形,最终定稿。2011年底,徐非试着将歌曲投往中国原创基地网,虽然录制效果不佳,但仍被编辑看中,发表在网络上,一时广受追捧。 徐非,本名家峰,1989年8月21日出生于涠洲岛,是典型的客家人后代。2007年秋,少年学子徐非到北海职业技校求学。偶然的机会,他无意中听了流行歌手许巍的歌,大受影响,竞不可救药地沉迷其中,当下就起了学吉他玩音乐的念头。可父亲认为这是不务正业,极力劝阻。徐非没钱,买吉他的欲望又很强烈,只好从每月家里寄来的300元钱伙食费中省着吃偷偷攒。后来家里发现他整天无精打采面黄肌瘦,怕他饿坏身体,只好掏钱给他买了一把吉他。此后,学校澡堂、操场、食堂就多了一个自娱自乐的免费“歌手”…… 2008年始,徐非唱歌水平突飞猛进自信心也开始极度膨胀,于是就跟一个朋友一起背琴上街练胆——“不为什么,只想体会一下那种飞一般的自由感觉”。二人在“卖唱”期间凑巧结交了另一个音乐“发烧友”阿飞。阿飞属于“业界”极为顾盼自雄的那种人,哪里都敢去混。随后徐非就跟他几乎跑遍北海所有的酒吧“献艺”,最终转到了“雄歌唱晚”——老板雄哥是北海民间知名音乐“潮人”,以酒娱人也想以“乐”娱人。在更多玩音乐的朋友中出没,徐非如鱼得水,受益匪浅。可好景不长,转眼毕业工作,回到了家乡涠洲岛,初在石螺口景点,再到码头,后转到鳄鱼山景区…… 徐非每天面对着如梦如幻的大海,加上美女泳装、猛男帅小伙,各种幸福情景不时刺激着感官思维,隐隐约约地,《浪漫之岛》的灵感悄然来临。徐非唱道:这里的山不算高,这里的海不算深,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水,浪漫的海岸线……这是涠洲岛,风情万种的岛…… 徐非挟着思绪余情在《那些年华》中诉说:走在喧嚣的街上,车辆来来往往,带着刺眼的光芒,从我身边呼啸而过;形形色色的路人,展示各种各样的笑脸。我用点头和微笑,掩饰内心的狂热。只想保留着那份纯真,可现实让人变得更残忍,有时候也会感到疲惫,也想找个人敞开心扉。我们到底在追求什么?有时候也会感到失落,有时候也会感到惭愧……这是徐非的少年心声吗?他笑而不答。 以后的日子,但凡岛上有篝火晚会或生日party,总见徐非抱着他的吉他穿行其中,边自我抒情,边为别人带去激情和欢乐。问他今后有什么打算,徐非说:就想业余唱唱歌,有机会收集一些涠洲岛特有的奇闻趣事,尝试着写成歌曲或以其他艺术方式,把涠洲岛上原生态的客家耕海垦荒文化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
吉他之家版权声明:本站图谱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自制 仅供参考与交流,版权归属原创作者所有。若侵权请告知!
www.798com.com|联系我们|广告合作|吉他之音|吉他之家 ( 京ICP备12000409号-4 )
GMT+8, 2025-5-12 12:2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吉他之家
© 2017-2022 Comsenz Inc. & 吉他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