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摇滚吧,正安吉他! “温一壶山歌,续听你烟雨情长,舀一壶山水,入墨纸砚沁馨香。”听吉他弹奏《花香正安》,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一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吉他“邂逅”,小和弦“奏”出产业发展“最强音”,一跃成为中国吉他生产第一县,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百亿元,吉他产业助力6000余人脱贫。 |吉他生产车间 赵永章 摄
正安是怎么做到的? “从无到有,靠的是干实体经济的担当与作为、游子反哺故乡的激情和创新。”省人大代表、正安县长吴起话语铿锵:“这就是正安精神!” 正安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2013年全县生产总值仅43.2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1328元。抱着舍我其谁、不居人后的决心,正安县委、县政府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并多次组织考察团到沿海地区学习,力图找到撬开贫困的杠杆。 |文化产业现场会观看企业乐队表演 赵永章 摄 “考察中,我们有一个震惊的发现。”吴起回忆,“仅在广州,从事吉他行业的正安人就有好几万,不少人还是吉他企业的技术骨干和管理人才。” 强烈的思想撞击和心灵震撼,让正安县委、县政府作出一个决定——建造产业园,吸引游子回乡“玩吉他”。 “当时,配套产业不成熟,交通条件也不优越,但我们认为,有政府的大力支持、低廉的土地成本和劳动力优势,从长远看,发展吉他这样的实体经济是有前景的。”吴起说,正安县委、县政府迅疾行动,主打乡情牌,邀请在外的正安籍的吉他人才归来,共建家乡。 |新年吉他音乐会 赵永章 摄 孔雀西南飞,回乡报恩情。分处各地的正安人被呼唤、被感召,纷纷返乡创业、兴业。 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越来越多的吉他制造企业和琴弦、校音器、节拍器等配套产业入驻“正安·国际吉他园”。从夏威夷风格的尤克里里,到传统木吉他,再到制作精良的电吉他,市场上可以看到的吉他产品这里都有生产。而今,吉他已经成为正安实体经济的代表产业,吸引了29家配套生产企业入驻、2000多名游子回乡就业。 正安有了一张新名片——中国吉他生产第一县。 |约翰内斯莫勒在正安培训吉他 赵永章 摄
2017年,正安吉他销售500余万把,产值50亿元,远销全国各地,还卖到日本、巴西、美国。飞速增长的订单,是正安实体经济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小产业到大品牌的有力见证。 山区“摇滚”大产业,琴音“弹出”致富曲。吴起踌躇满志:“接下来的目标,是打造一个中国第一、世界一流的国际吉他文化产业园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并在每年举办一个吉他文化艺术节,让吉他成为一张新的亮丽的贵州名片。” |正安县首届吉他文化推广公益演唱会 琴声悠悠动心弦,壮志气!摇滚吧,正安吉他! 来源:今贵州 |
吉他之家版权声明:本站图谱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自制 仅供参考与交流,版权归属原创作者所有。若侵权请告知!
www.798com.com|联系我们|广告合作|吉他之音|吉他之家 ( 京ICP备12000409号-4 )
GMT+8, 2025-9-11 03:2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吉他之家
© 2017-2022 Comsenz Inc. & 吉他之家